MLED是Micro LED和Mini LED的统称,被认为是引领下一代的LED显示技术,甚至是终极的显示解决方案。为什么说MLED是下一代显示技术,而之前几代的显示技术又有哪些呢?
早在19世纪初,英国、德国、俄国等欧洲国家的科学家就发现了CRT(阴极射线管)的原理并发明了该项技术。1929年至1939年,美国RCA(美国无线电公司)历时十年发明电视,完成了阴极射线管实验室技术的工业化。这场技术革命不仅发明和制造了阴极射线管,还定义和制造了电视终端,甚至推动了电视广播系统的建立。
但几乎所有的消费类显示设备都会朝着轻薄化的方向发展,因此在上世纪50年代,RCA、西屋电气等美国显示先驱开始推动LCD的产业化,而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接手成熟的阴极射线管技术转移,构建本土显示器供应链,并在上世纪80年代实现一系列工艺和技术突破,最终实现LCD的产业化,直至2000年,日本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液晶屏生产国。
21世纪初,日本企业最早开始尝试OLED产业化,但半途而废;最终,韩国三星终于实现了OLED的商业化。OLED具有重量轻、厚度小、光效高、易实现彩色显示、可弯曲显示等一系列优势,再一次实现了显示技术的突破。
MLED之所以被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,主要是因为目前最主流的液晶显示技术和OLED技术都存在着各自的缺陷。首先LCD采用被动发光方式,高亮度通常只能达到千级对比度,对高对比度表现不足;OLED采用有机发光材料绘制单个像素,让像素实现“自发光”,但由于成本高,有机发光材料会发生衰减且不稳定,导致寿命短、使用场景受限,在平板、电脑、电视等场景的普及率不高。
如果采用MLED背光源,LCD显示屏的亮度和对比度可以得到大幅提升,甚至可以媲美OLED的显示效果。同时MLED技术可以通过小尺寸的LED,也就是自发光的发光二极管,实现MLED直显,每颗LED都可以单独控制,而且LED的发光效率和寿命都比OLED要好。另外MLED技术解决了OLED应用场景受限、烧屏等问题,将给整个显示设备带来质的飞跃,将性能指标发挥到极致。
因此,MLED凭借色彩保真度高、寿命长、稳定性好等优势,被视为下一代甚至是终极的显示解决方案,可应用于大屏商用显示、可穿戴设备、车载屏、影院屏幕、AR眼镜等。目前MLED技术在显示领域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,因为小尺寸的发光芯片可以在更小更广的应用上直接发光显示,其精密度和灵活性是传统显示产品无法比拟的。
Kinglight晶台,作为国内领先的LED封装企业,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向导,开发了多款MLED产品,涵盖mini LED及micro LED,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微小间距LED屏的搭建。